發布時間:2020-08-25 15:00 瀏覽:
前言
40年乘風破浪立潮頭,革故鼎新創天下。1980-2020年,潮汕人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。汕頭融媒集團推出《特區40年·潮創故事》系列專題,采訪海南、深圳、珠海、廈門四個經濟特區具有代表性的潮商,講述他們弘揚特區人敢闖敢試、敢為天下先的精神,與特區共成長的創業歷程,全面展現潮汕人團結奮進、熱心公益、支持家鄉建設的優良傳統和特區40年建設發展的巨大變化和輝煌成就。
本期采訪人物:吳開松
深圳市汕頭商會永遠榮譽會長
深圳市潮汕商會創會會長
深圳創世紀種業有限公司的創始人、董事長
▲吳開松接受汕頭融媒記者聯合采訪(攝影:白楊/陳元)
吳開松,汕頭市潮陽區河溪鎮華東村人,生于1952年,是深圳市汕頭商會永遠榮譽會長,深圳市潮汕商會創會會長,也是深圳創世紀種業有限公司的創始人、董事長。
▲深圳市汕頭商會永遠榮譽會長吳開松(攝影:陳元)
18歲那年,吳開松應征入伍。1978年,他駐守在與尼泊爾交界的喜馬拉雅山脈,遭遇過雪崩、泥石流、塌方。1979年,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,他歷經槍林彈雨。
▲吳開松(左)與戰友黃育宏(右)
1983年,吳開松轉業到深圳市福田區武裝部任部長。1989年,吳開松毅然從政府部門辭職,做起了生意,創辦了全國首家集餐飲、住宿、娛樂于一體的深圳市東方明珠酒店。賺得第一桶金后,吳開松在深圳的黃木崗,建立了全國第一個外來人員住宅區,探索出特區外來人口管理的新模式。這個小區后來被中央政法委評為“全國文明小區”、“全國首家外來流動人員安置區”。
▲深圳“創世紀種業”大廈
1992年,特區第三產業形勢一片向好,吳開松領導的東方旅游公司已經實現了規?;l展。1998年,吳開松全面退出服務業,轉戰農業。1998年8月,吳開松與國家科技部生物工程開發中心、中國農科院生物所等科研機構共同組建創世紀轉基因技術有限公司,第一個項目就是投資3800多萬元攻堅“抗蟲棉”轉基因技術。
▲創世紀種業有限公司實驗室(攝影:白楊)
截至目前,抗蟲棉技術產生了350億的經濟效益,“創世紀”公司建立起了生態實驗基地、研發中心、南方育種基地和繁殖基地,擁有了8家參(控)股公司,抗蟲棉種子占領全國16個省份產棉區市場,覆蓋長江流域、黃河流域及新疆(南疆和北疆)三大棉區。從事農業產業化經營,更在于創新,特別是經營及模式上的創新。吳開松掌舵的“創世紀”,走的是“公司+農戶”的產業化之路,經營模式多種多樣,有股份合作,也有聯產聯銷、特許經營、品種權轉讓等。
▲棉花開花了(攝影:白楊)
▲培育中的轉基因種子(攝影:古艾?。?/p>
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種子市場,中國種業事關國家穩定、國家安全和國計民生,吳開松堅信:中國有條件造就世界一流的大型種業公司?,F在的創世紀種業有限公司集植物生物技術研究和棉花、玉米、水稻、小麥、油菜等作物新品種選育與推廣于一體,不僅擁有中國轉基因抗蟲棉的核心技術專利,還掌握著世界高產紀錄的兩系超級雜交稻品種、世界唯一的三系雜交小麥技術,是“農業部棉花生物學與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”、“廣東省轉基因作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”、深圳市“轉基因抗蟲棉研究開發中心”、“深圳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”的依托單位。公司承擔了國家級科技重大專項5項,省部級科技和產業化項目20余項,并已申請抗蟲基因等發明專利86項,國內外授權發明專利50項。
▲“創世紀”棉花繁種基地
▲“創世紀”小麥繁種基地
吳開松曾慨嘆:“小時候我是泥腿子農民,現在我們要做新時代的高科技農民”。在他看來,自己事業的成功,很大程度上有賴于從小流淌在血液里的潮人精神。
而從群體來看,在深圳有400多萬潮汕人,100多萬潮商,潮汕人重視親緣鄉緣,善于抱團發展。2006年12月,吳開松牽頭成立了深圳潮人海外經濟促進會潮商工作委員會,這是深圳市潮汕商會的前身之一。2010年1月24日,深圳市潮汕商會正式成立,吳開松被選為首任會長。
吳開松的事業軌跡和對晚輩們的嚴苛要求,無不閃耀著潮汕人的傳統精神,這就是一直讓吳開松揚鞭策馬的力量之源。
圖文均來自:汕頭融媒集團
Copyright(C) 2019 深圳市汕頭商會 版權所有
地址:深圳市南山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北區清華信息港科研樓2樓202室 聯系電話:0755-86606909/ 86606918 傳真:0755-86606988